圣阳牌GFMJ系列电池采用-新的AGM阀控技术、高纯度原辅材料以及多项自主专利技术,具有较长的浮充和循环寿命,具有高能量比、低自放电率以及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产品满足国内及国际标准,是无线和固定通信备用设备-理想、-可靠的选择,同时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数据、电视信号传输以及EPS/UPS等领域。
SP系列产品特征
1. 容量范围(C10):80Ah—3000Ah(25℃) nbsp;
2. 电压等级:2V、6V、12V nbsp;
3. 设计寿命长:2V系列电池设计寿命达15年,6V、12V为10年 nbsp;
(25℃) nbsp;
4. 自放电小 le;1%/月(25℃) nbsp;
5. 密封反应效率高 ge;99% nbsp;
6. 结构紧凑,比能量高 nbsp;
7. 工作温度范围宽:-15~45℃ nbsp;
广泛使用在通信系统、电力系统、应急灯照明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消防和安全警报系统、太阳能、风能系统、计算机备用电源、便携式仪器、仪表、医疗系统设备、电动车、电动工具等。
尊敬的用户:由于目前市场过于混乱,为了保护您的权益建议您选择正规商家、正规代理商,选择正规网站进行订购圣阳蓄电池产品!或者与我公司提前进行电话确认,以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产品特性 | |
1. 寿命长。2. 自放电率极低。3. 容量充足。4. 使用温度范围宽。5. 密封性能好。6. 导电性好。7. 充电接受能力强。8. 安全可靠的防爆排气系统。 | |
应用领域 | |
1. UPS不间断电源2. 通讯系统3. 电力系统4. 电动工具5. 应急照明系统 6. 自动化控制系统7. 消防和安全警报系统8. 太阳能、风能系统9. 计算机备用电源10.便携式仪器、仪表11.医疗系统设备12.电动车13.航海 |
电池特点:
·采用电池槽盖、极柱双重密封设计,确保不漏酸。
·吸附式的玻璃的氧复合效率有效地控制了电池内部水分的损失,因此在整个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或补酸维护。
·安全可靠,特殊的密封结构,阻燃单向排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泄漏,更不会发生火灾。
·使用计算机精设计的低钙铅合金板栅, 限度降低了气体的产生,并可方便循环使用,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粗壮的极板、槽盖的热封黏结,多元格的电池设计使电池的安装和维护更经济。· 体重比能量高,内阻小,输出功率高。
·充放电性能高,自放电控制在每个月2%以下(20℃)。
·恢复性能好,在深放电或者充电器出现故障时,短路放置30天后,仍可充电恢复其容量。
·温度适应性好,可在-40~50℃下安全使用。
·无需均衡充电,由于单体电池的内阻、容量、浮充电压一致性好,确保电池在使用期间无需均衡充电。
·电解液被吸附于特殊的隔板中,不流动,防涌出,可坚立、旁侧、或端侧放置。
·满荷电出厂,无游离电解液,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水、陆运输
圣阳蓄电池SP12-7 12V7AH参数及规格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了100余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铅酸蓄电的容量,效率,寿命和易于维护性都有了显着的提升。凭借自身非常好的性价比,和高放电效率,被广泛应用到了诸多领域。例如UPS,电信基站,光伏/风能储能,等等的各行各业。
然而,由于铅酸蓄电池行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而终端用户又来自各行各业,难免会因为缺乏使用经验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对蓄电池造成了不可逆的算坏。本文希望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使非专业人士也能够对蓄电池故障形式有一定了解,以及掌握早期判定的方法。及时和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联系,避免更大的事故和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内阻
由于铅酸蓄电池本身的化学特性,理论上说当铅酸蓄电池从成品之时开始,硫酸盐化就已经开始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硫酸盐化逐渐增多,从而致使了蓄电池容量的降低,-直接的反应就是内阻上升。当内阻超过标称值的50%时,此时蓄电池的重量将会降到标称值的80%。当内阻继续上升,电池容量快速下降。
例如:某电池的内阻标称值是5.0mΩ,标称容量为80AHC10,当内阻升高50%后,即=7.5mΩ,此时容量将仅为64AHC10左右。
所以,周期性的对蓄电池进行内阻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发现内阻大于标称值50%的电池应及时给予更换或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开路电压与浮充电压
开路电压与浮充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区别对待。
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以理士UPS电池,LCP系列为例:LCP12-300是12V的蓄电池,标称电压为12V,当冲满电时,电池应>12.8V,此电压即为“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的高低也可以反映电池状态,当开路电压<12.7V时即认为电池处于未充满电状态,此时在安装前需要给电池进行补电,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在UPS放电回冲后,出现浮充电压不均的情况,或是频繁出现个别电池内阻上升的情况,给后期维护和系统稳定造成隐患。
当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小于<12V时,如果充电后仍未大于12.7V,此时极有可能是电池内部出现了故障,应及时给予更换或和相关技术人员联系。
这种电池--无能再使用,如果接入电池组,将会造成其它的电池浮充电压增高,出现过充情况,甚至引起整串电池“热失控”。
浮充电压(FloatVoltage):即UPS当电池处于充满状态时,充电器不会停止充电,仍会提供恒定的浮充电压与很小浮充电流供给电池,此时的电流大约在0.0002-0.005C左右。这个电流就是为了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情况,实时处于满电荷状态,随时可投入后备运行。
理士推荐的浮充电压(FloatVoltage)在13.5V~13.8V@25℃。如果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底过<13.3V时,在蓄电池某间隔内,可能发生了内部短路。此时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及时更换或和相关技术人员联系。故障案例分析–1.
某东南亚终端用户反馈,未满一年的电池已经不能放电(报废)。并且反馈,在UPS运行期间未出见过停电,浮充电压正常,维护记录齐全。再与客户沟通后,取得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内阻。记录显示,所有电池的开路电压全部<11V,内阻均超过标称值100%以上。
对这种开路电压异常的情况,首先对电池半电压测量后显示。结果显示电池半电压正常,未超过-大范围+/-0.05V。电池半电压正常可以说明:电池内部未出现短路情况。
虽尝试对送回样品进行横电流恢复性充电。在充电后,电池的开路电压仍<11V。由此可判定,电池已经损坏,用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恢复,需要进行近一步的专业检查。
通过专业手段,取出电池的所有间隔,在用PH试纸检查后发现,部分间隔内的液体呈现中性,证明已无酸存在。对极板检查发现,正极板已严重软化,轻微弯折后板栅即以折断。正负极板硫酸盐化超过标准10倍以上。由此可以完全确认,电池是由于长期欠充电所造成的。完全属于用户使用不当所致。-后客户对此结论无任何异议。
故障案例分析–2.
某东南亚终端用户反馈,他们的很多组电池出现了严重臌涨,测量设备显示电池内阻无穷大,开路电压<2V。
积极和终端客户取得联系后,客户同意送回部分电池进行检查。初步检查发现,电池的安全阀已经严重变形,电池上部严重臌涨,并且边角已经开裂,并烧灼的痕迹。
以专业手段打开电池后发现,电池内部已经完全干涸,变形。电池已经完全损坏再无恢复的可能性。
再进一步与客户沟通后得知,因为缺乏维护经验,当某个电池出现低浮充电压时未能及时更换。因为是串联电路,当一个电池退网后,这些电压会分给其它的电池,这样同串其它的电池就会处于高电压充电状态。以此反复,-终造成恶性循环,进而引起热失控,以至于整串所有的电池损坏报废。
多技术路线并举
20多年前,当Windows95到来的那一刻,吉野彰彻夜难眠。如今,他对于锂电池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着期待。
“就锂电池本身而言,现在主要应用在两大领域:一是移动式产品,如手机、电脑,占锂电池使用量的2/3左右;第二大领域便是车载电池。--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根据我们2010年掌握的数据统计,当时车载用锂电池几乎是零,现在则要达到30%多,以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出现,等于给锂电池打开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是全新的商业机遇。”
他不否认,目前车载电池还是有一些弱点的,但这并不能归结于锂电池本身的技术困境,也有一些客观原因。笔记本电池毕竟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但车用电池的使用时长从被开始使用到目前还很短暂,汽车行业在一边摸索新车型,一边研发及制造着锂电池。
另一方面,一辆汽车推出市场的时间很久,从设计到下线通常需要5年的时间,而2017年的一款全新电动汽车可能是2012年设计出来的,包括锂电池等配套产品也是过去的设计。
反过来讲,现在这辆新车其实装的是一块老电池。但是科技研发的速度很快,有的3个月就需要更新一次,锂电池也要面对这种技术难题。
“所以说,有人认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还是太短,应尽快解决,我认为锂电池确实有提高的空间,但你要明白车的开发和电池的周期性特点,给它一些时间来解决。如2015年,人们看到了续航里程为200公里左右的电动车,那么到了2020年你可能会看到续航400公里左右的车型。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车企在设计、研发及生产环节中比别人跑得更快,这也是阶段性的突破。”吉野彰说,续航距离会有变化,真正会变化到什么程度,现在也很难确定。
LIB种类多样,市面上就有磷酸铁锂、三元锂及钛酸锂等各类技术路线。
吉野彰认为,从续航距离看,三元锂电池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车主和乘客并不在意每天的路程有多远,而是考虑安全性和耐温能力的话,那么磷酸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确实也是好的选择。“你不能说哪个技术一定是-强的,还是要看你对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其他需求是什么,所以我感觉在一段时间内锂电池的发展还是多重技术路线并举的。”
让他更为诧异的,还有中国锂电池军团的突围。“比亚迪、CATL等企业都有着非常强劲的动力,技术层面上也很乐观,”吉野彰说道,日本和中国在制造锂电池方面也有一些不同,“的区别在于材料上。
日本在材料上的研发时间更长一些,因为有过去积累的经验,所以和近期崛起的中国厂商还不太一样。反过来说,生产装配、新机器等,两国企业没什么大区别。还有一点较关键,锂电池是用在哪个国家、哪个市场的,当地的需求是什么,要怎么去抓住它。”
他说道,目前锂电池主要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三地企业中竞争,不排除美国和欧洲也会产出,“我认为未来需要关注的是欧洲市场,它会有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