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先民最初是住在窝棚中的。窝棚最初是尖顶的,用几根木棍竖立起来形成一个三角点之后,上面再搭盖草或树皮等。后来,尖顶窝棚演变为圆顶窝棚。再后来,游牧民族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车帐,也就是把居所直接搭建在车上。
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蒙族人民学会了制毡技术,并开始用毡子搭建蒙古包。但北方很多民族都住毡帐,为了区别,就把蒙古人住的毡帐称为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经过千百年采的摸索,寻找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及自己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建筑形式。它融入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适合游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蒙古包呈圆形,冬季少积雪;其次,蒙古包易于搭建,易于搬迁,易于拆散;最后,建蒙古包就地取材,制作简便。用自己生产的羊毛毡子,用附近生产的柳、榆为材料,不需大型工具,一般木匠、皮匠、毡匠都可完成。
蒙古帝国和元代初期,出现了宫廷式大型蒙古包,这是古代蒙古可汗和上层王公贵族所居住的居所,也是他们施政、设宴、会客,举行各种宗教礼仪的场所。这些硕大的穹庐非常豪华,常用虎皮、豹皮等猛兽的皮毛来代替毡子,用貂皮、猞猁皮、海獭皮等各种贵重的皮毛来装饰蒙古包内部。后来,这种装饰性的蒙古包逐渐走入了民间。